中卫市志愿服务多点发力同绘乡村振兴新图景
为全面推进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,近年来,中卫市凝聚志愿服务各方力量,聚焦乡村实际需求,在多个维度上发力,成为实现乡村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不可或缺的力量。
落实乡村振兴任务,提升乡村治理和谐水平。全面落实区、市党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求,建立《中卫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工作规则》,印发了《志愿服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行动重点任务清单》,明确了各部门单位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六个方面15项具体目标任务、工作措施、完成时限等,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力量,助力乡村实现全方位振兴。
开展多元帮扶活动,谱写乡村振兴“新篇章”。落实区、市支持社会服务项目资金716.29万元用于为老为小、助餐助洁、社会融入等项目。法律服务志愿者扎实开展“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”“百所帮百村”等活动,建立特殊困难群众法律服务档案,对有需要的特殊困难对象进行法律援助。医疗领域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健康义诊53次,受益人群2万余人。扎实开展特殊困难群众关爱帮扶志愿服务,摸排识别特殊困难群众24户,落实关爱帮扶措施78项。通过开展“塔姨母”公益说媒、普法宣传以案释法、举办“媒婆”培训班等方式,营造文明婚嫁新风尚,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。
践行“塞上枫桥”机制,奏响矛盾化解“和谐曲”。深入践行“塞上枫桥”基层法治工作机制,组织网格员、党员、退役军人等力量,全面巡查网格,做到矛盾纠纷掌握“日清日结”、化解“日清周结”。统筹各方力量化解村(社区)矛盾纠纷,做到矛盾纠纷“周清季结”,切实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志愿服务做细做实,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。建立“三官一师一员”定点联系机制,不定期去乡村开展婚姻家庭类法律法规宣传、矛盾纠纷化解等法治志愿服务。
依托重点志愿项目,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水平。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所、站,组建了“七彩长安”“红宝村农民合唱团”“光影为媒·点亮乡村”“邻里节 邻聚力”“温暖365”“杞乡医路有我”“棒棒糖”等志愿服务队和品牌,融入乡村振兴战略,助力乡村迈向繁荣新征程。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紧贴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和群众所思所想所盼,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对象化、差异化、分众化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有效提升志愿服务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水平。
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,为乡村振兴强基固本。大力发展党员、青年、社区工作者、学生等参与到志愿服务行列中,不断夯实农村志愿服务力量。目前,中卫市共有志愿者队伍1244个,实名注册志愿者25万余人,超过本地常住人口比例的23.%。在党的领导下,广大志愿者、志愿服务组织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百姓民生,积极投身于社会发展大局和乡村全面振兴行动中,为农村“一老一小”、残疾人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志愿服务,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。(中共中卫市委社会工作部)